当前位置:侠客小说网 > 其他 > 我家太子妃美炸了

第16章 今日太子殿下有点帅呢

  • 作者:Ms.碧梨
  • 类型:其他
  • 更新:2022-01-10 02:34:35
  • 字数:4496字

“我还听说这位陆公子已经入了孟二姑娘的眼,孟中军正有意招其为婿呢!”

“啧,今日又被太子殿下看中,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啊!”

庆福长公主心中得意,面上却谦虚一笑:“晏儿过誉了,今日才子诸多,有更胜一筹者也未可知。”

宋晏一边不紧不慢的翻开另一份诗稿,一边很是赞同的点头:“姑母所言,甚是有理。”

宋晏不吝夸赞:“言词考究,韵味十足,好词,箫表哥果然好文采。”

“竟这般厉害?难怪能作出如此佳篇,在下真是自愧不如。”

说着,一脸诚恳的将手中诗稿递到了庆福长公主面前:“姑姑瞧瞧这首,‘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”

“最经典是尾句,‘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’,妙啊!陆稹川是何人?”

康郡王听着众人的议论之声,脸色急转直下,垂在袍裾两侧的手指更是紧握成拳,一个偏远州府来的无名小卒,竟敢在母亲的春日宴上与自己抢风头!www.medabc.com.cn 江南文学网

众人霎时犹如打开了话匣子,有品评宋晏刚刚念出的那几句词的,更有议论陆稹川这个人的。

“听说这位陆公子是从怀远府上来的学子,刚入玄武学院不久就被徐祭酒破格提升进了天字班!”

简直可恶!

而此时,被太子殿下点名的陆稹川已经从席案后走了出来,在满场异样目光的注视下不卑不亢的朝高座之人拱手行礼:“学生陆稹川,见过太子殿下,见过长公主殿下。”

他一身朴素的茶白绣竹直裰,全身上下无半件金石玉器点缀,偏那通身的气度半点不输今日在场的一众华服公子哥儿。

庆福长公主的笑意登时一僵,涂着大红蔻丹的指尖恨不能将手中诗稿攥出个窟窿。

庆福长公主的脸色也不比自家儿子好看多少,可到底自持身份,只能继续维持着皮笑肉不笑的假面。

她附耳在心腹丫鬟百香耳边低语一句,百香立刻躬身退去。

庆福长公主这才又看向宋晏道:“晏儿,后面还有许多公子未曾比试,不如...先继续?”

宋晏立刻表示赞同:“姑母言之有理。”

诗选继续,场面很快又恢复了热闹,众人心绪却或多或少有了些许微妙变化。

沈凝摩挲着指尖瓷盏,脑中思绪飞转,她一点不觉得宋晏是突发感想,才将陆稹川这么个平头学子捧上人前。

尤其加之众人议论之言,沈凝可以肯定宋晏必是有心要破庆福长公主,孟家和忠安伯府的结盟。

这算不算是与自己不谋而合?

只是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自保,宋晏又是为何?

这三年,她与宋晏虽不亲近,可对这一位的性子也算摸了个七七八八,若非必要,他轻易是不会动作的,可一旦他动,那必是有人要遭殃,而且还是里外遭殃,不留死角的那种。

“公主,您笑什么?”紫珠疑惑道。

沈凝清了清嗓子:“有好戏看,便笑笑咯~”

紫珠觉得这个回答有点敷衍,又有点道理,便也勾了勾唇道:“公主,奴婢觉得今日的太子殿下有点帅呢~”

沈凝猝不及防被噎了下,又是掩唇一阵轻咳,漂亮的巴掌小脸也因气息不畅微微泛起一层浅红色:“是不是想回去就抄《女戒》?”

紫珠吐了吐舌头,讨好眨眼,示意自己绝对不再乱说。

沈凝本也是吓唬她,翻了个小白眼便算将这片儿翻了过去。

诗选那边,有陆稹川珠玉在前,接下来的比试便显得有些索然无味,宋晏一直未再开口,甚至露出了明显的意兴阑珊之色。

他又开始坐没坐样儿,斜倚在宽大的官帽椅中,百无聊赖的把玩着腰间的八宝玲珑翡翠坠,时不时与身侧齐轩交谈几句。

“给孤去查查这个陆稹川和孟二小姐的事儿是不是真的。”

齐轩俯身,一本正经道:“殿下,属下以为孟中军多半是确有此意。”

宋晏挑挑眉:“为何?”

齐轩又压低了身子几分,声音也更小了:“属下之前去玄武学院时,恰巧遇见了孟大公子和孟二小姐也在学院门口,当时孟大公子身边一人正是这位陆公子,属下当时未曾多想,便没有回报...”

宋晏一脸沉思的点头:“呵~孟中军倒是好眼光。”

本章诗词出自:宋代词人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
宝宝们记得打卡卡呦~

宋晏兴致更高,又接着追问:“据孤所知,怀远府每年能考入建安的学子凤毛麟角,想入玄武学院更是难上加难,你...很不错。”

宋晏每说一句,康郡王的脸色就更难看一分,而陆稹川仍是一副不卑不亢的谦和之姿,两相一比,孰上孰下,不言而喻。

宋晏看看他,又看看不远处同样一袭白衣,自诩谪仙一般的康郡王,嘴角弧度越发明显。

他明知故问:“孤不曾记得建安有哪户望族是姓陆的,陆公子出自何方?”

第二轮诗选结束,小丫鬟再次将诗稿呈至宋晏和庆福长公主案前,宋晏随手取了最上面的一份翻阅,正是康郡王宋箫所作的一首《青玉案·凌波》。

陆稹川声音清润:“学生家在怀远府川西县,祖父曾有幸中举,故而家中子弟多有读书,学生之前是在府城书院学习,今春才侥幸考入了玄武学院。”

大盛重视民风教化,各地州府皆设有官办书院,只要家世清白,交得起束脩的适龄男子皆可入学院读书。

当然,学院也有严格的考核制度,季考每三月一次,不过则要降级,年考则每年一次,不过便会被师长劝退,毕竟一来师资力量有限,二来也的确不是人人都适合走科举入仕这一条路。

康郡王接收到自家母亲的满意暗示,心中自满更盛,微扬的下颌不禁又挑高了几分。

恰在这时,就听高坐之上的宋晏倏然爽朗一笑:“承姑母吉言,春日宴果真是人才济济。”

(快捷键 ← )上一页 目录(快捷键 enter) 下一页(快捷键 → )